2006年8月17日星期四

12颗大行星

先是在木乃伊的blog里面看到了这个东东,然后是MIT的新闻,我怎么能不说说呢。

太阳系有多少大行星的问题,就像论坛里面的吵架帖一样,谁都不服谁。柯伊柏带天体、小行星(astroids),到底能不能算是大行星呢?

这次的结论比较怪异,先看了图再说(看不清楚的话,点击图片放大,在看不清楚的话,找一块布擦擦显示器,把灰尘擦掉,免得和小大行星混起来了):


(Copyright © MIT.edu)

这几个英文认识不?不认识的话,我就简单说一下。图上的太阳没有标注英文,后面依次是水星、金星、地球、火星、谷神星(第一次听说?一会告诉你是啥。)、木星、土星、天王星、海王星、冥王星和查龙(也不知道吧)、2003UB313(这个奇怪的名字……)

好了,传统的8大行星大家基本都没啥争议:水、金、地、火、木、土、天王、海王。冥王星算不算大行星,这个争论自从上世纪30年代以来争论过不少。有一段时间,这种争论算是平息了,所以冥王星以大行星的身份被写入教材。然而,随着望远镜日趋强悍,一些和冥王星个头差不多的天体不断的被发现。甚至在冥王星轨道外还发现了比冥王星体积更大的天体。于是,太阳系的大行星的争论再次热闹起来。

也不知道这个12行星新定义是怎么产生的,反正是一团浆糊。冥王星保级成功,另外有三个天体升级了。他们是很多人都不熟悉的,下面一个一个说明:

谷神星(Ceres):如果你地理学的比较好的话,你一定知道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,这个小行星带上面,上面有n多石头共同运行在几乎同样的轨道上面。把astroid翻译成小行星我一直觉得不是很妥当,但是约定熟成了,也没办法改了。老外的名词则很容易区分大小行星:Planet(大行星),Astroid(小行星)。因为名词翻译的问题对我们理解大小行星的分类产生了一定的误导。大小行星之间的差距并不仅仅在于一个大/小的关系。扯远了,言归正传,谷神星是小行星带上,最早发现(1801年意大利人皮亚其发现),也是最大的一个(直径~952KM),但是它却不是最亮的。小行星带上最大的四个天体分别是谷神星、智神星(直径~585km)、灶神星(直径~549km),婚神星(直径~248km)。(最亮的是那个我忘了,好像是灶神星。)谷神星比月球小很多,通过小型望远镜可以看到很多个小行星(也只能在小行星冲日*的时候能看)。最容易找的就是前三大小行星。我都看到过了。婚神星还没有看到过。因为小行星带的位置极为重要,有人认为小行星带是由一个大行星因为某种原因崩解成的(还有人认为,因为没有一个强大的万有引力核心而没有形成大行星),所以将小行星带上的老大升格为大行星,可以理解。(虽然被升级了,但是他还是有点特别,所以叫做dwarf planet, 矮行星。)

查龙(Charon):Charon是谁?知道在希腊神话中通往冥界的边缘有一条河,名叫“沉羽河”,顾名思义,沉羽河里连羽毛都浮不起来,人死后要到冥界,只有通过在河上摆渡的“Charon”的船才能过去。而要让Charon帮灵魂摆渡,必须要付很多钱。那些没有钱付给查龙的灵魂只能在沉羽河边哭泣,嚎叫,或者被推入沉羽河,永远的在河底做冤鬼,永世不得超生。所以殡葬上回给死者烧很多纸钱,以支付高额的过渡费。(开个玩笑。)基因工程上,有一个性能很好的基因载体,就叫做Charon,意思也源于此。神话讲完了,说说太阳系,冥王星旁边的那个Charon吧。查龙是冥王星的卫星,直径是冥王星的一半,是冥王星的同步卫星(就像地球的同步轨道通讯卫星那样,查龙总是位于冥王星某一固定地点的正上方绕冥王星旋转。)。这次将它升级为大行星确实有点匪夷所思。冥王星已经够小了,查龙居然还升级。(难道是因为一度很知名的冥王星是“双行星”之说?)

2003UB313:这个行星我也不太了解。去年的时候好像还把它叫做第十大行星。因为它个头比冥王星大,既然冥王星也是大行星,它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大行星了。这个行星才发现了不久,应该是柯伊柏带天体,所以暂时还没有正式的名字,所以用编号代名字。它可以算是半路上杀出的一匹黑马了。

下面的图是MIT的首页。我一直很喜欢MIT首页上面展示的文化。我上面的图片就是从里面弄下来的。多关注MIT的首页变化,你会了解科学界的一些前沿信息。




* 冲日:具体我就不解释了。你只要知道“冲”是一个概念,是指太阳、地球、小行星位于一直线上;冲日的日,可以理解为一个时间;小行星冲日也就理解为:在小行星位于“冲”这个位置的那个时间。冲日前后,行星最亮。(对于地球轨道以外的行星天体都正确。)


update 1

2003UB313叫做XENA?


1 条评论:

  1. 冲日的概念好像解释错了。冲得解释是对的,日的解释应该是“太阳”。行星冲日是指行星相对于太阳,在“冲”这个位置上。

    回复删除